目前分類:::何謂藝術 (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納粹軍統治的世界,把"異類"的生命玩弄於股掌中

 

為了生存,要眼白白看著心愛的人在眼前犧牲;

為了生存,要把性取向和宗教永遠埋沒;

為了生存,要把人性和道德觀念拋諸腦後,

 

然而留存下來的生命,再不知道為什麼而活...

人與人之間的傷害,到底何時才會停止...

 

 

第一次看梁祖堯的演出,重口味得令我流了幾滴眼淚

數以千萬的生命如何因為一個人的決定而被精神及肉體凌虐至死....

 

 

 

之前對一本”安妮的日記”很有興趣

安妮在其13歲生日開始有著寫日記的習慣,

即是她與家人及其餘四人躲進父親在阿姆斯特丹的辦公室的一個密室的時候。

在父親所信任的一群同事的協助下,他們成功躲藏了兩年零一個月,

直至1944年8月被人告發為止,此後被趕進納粹的集中營。

在這八人中,只有其父一人在戰爭裡存活。

安妮在1945年4月,重獲自由前不久病死於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E%89%E5%A6%AE%E6%97%A5%E8%A8%98

希望可以搵到本書睇

Sara 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說Andy warhol前,先post一段轉載的文章

 

你會怎樣狠評這張相片?

香港和台灣的攝影討論區上都少不了一些「狠評區」,讓不少攝影新手及自認拍得很好的老手上載相片,讓其他網友狠評。flickr上也有一個叫DeleteMe!的群組,讓各位用戶投票,將群組上看上去比較差的相片淘汰掉。最近André Rabelo亦上載了上面這張相片,一如所料,大批網友隨即發炮狠批。

相片極速就被大批投票「民主地」移除,不少業餘攝影愛好者批評相片有「手震」、「對焦不準確」、「造作」等等一大堆瑕疵。但Rabelo並沒有感到傷心,因為相片並不是由他自己所拍攝的——而是有「現代攝影之父」之稱的布列松在1932年所拍攝的!相片在2008年更以265,000美元的天價成交!

這幅相片最後引來了近500個評語,最初的評語都是毫不留情的批評,但在有人指出這幅相片的來頭後,不少人都忽然驚嘆這是「大師級作品」、「驚世傑作」……一張簡單的相片就讓一個人的藝術修養和內涵表露無遺!布列松泉下有知大概只能苦笑吧?

Via: Gizmodo

 轉自photoblog.hk

----------------------------------

為什麼要轉載這篇稿呢?
因為這讓我想起最近去了文化中心欣賞ANDY WARHOL的專題展覽
  

看藝術品我會盡量讓自己抽離,不要讓它本身的名氣影響我對這件作品的觀感(當然很難的)。是次 ANDY WARHOL (1928 - 1987) 展覽展出了多幀繪畫,手繪,攝影,絲網印刷作品, 當中不乏一些簡單線條,甚至只是隨想數筆的作品,很多時藝術家都是去世後才"成名",而成名後,簡簡單單一條線,一張戲票,一塊吃過的薯片也可以是藝術品(這裡無意侵犯各藝術家,只是覺得時世做英雄)大家都會為之趨之若鶩。

當然我沒有質疑這藝術家的天分、幻想和實力,只是覺得人們很多時也只看名氣和表面,好像沒花心思去了解背後的意思

 

想欣賞這位對當代生活和藝術文化充滿時尚觸覺的藝術家,可即日至2013.3.31到香港文化中心欣賞

詳情如下:

地址
香港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

電話:(852) 2721 0116
網站:hk.art.museum
電子郵件:enquiries@lcsd.gov.hk

開放時間
每日上午10時至下午8時
逢星期四(公眾假期除外)及農曆年初一、二休館
聖誕節前夕及農曆年除夕提早於下午5時休館

入場費用

  票價
逢星期一、二、五至日  
標準票 20元
優惠票* 10元
20人或以上團體(購標準票者) 14元
 
逢星期三  
標準票 10元
優惠票* 5元
20人或以上團體(購標準票者) 7元

  

對這幅畫應該不陌生吧?

原來這就是andy warhol在1967年的網印紙本作品,瑪麗蓮.夢露(瑪麗蓬)

 

 

了解更多 : http://en.wikipedia.org/wiki/Andy_Warhol  

 

Sara 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